一個人發神經每月賞花企劃進入到十二月,今天要出發去看的這種花,不但已經不是花了,
冬初的蕭瑟氣氛下去看她們,只會徒增一股今年將近尾聲的淒涼感。
瑞芳,除了容易被綿綿細雨與霧氣包圍之外,到了12月還會被這片銀白色環繞 - 芒草。
芒草,又稱菅芒花、菅蓁、台語又叫萱仔,生長在荒廢地或破壞地,向陽開闊的山坡最常看到她們,
更精準地說,九份、陽明山一帶的芒草是白背芒,禾本科,多年生草本,在台灣約11月開花,花穗紅色,
開花結果後,逐漸呈銀白色,一般所謂賞秋芒就是賞果實脫落後殘留的芒草分枝。
小時候搞不懂,以為老家雙溪河邊的是芒草,其實九月河床石礫地上長的是甜根子草,中秋節前後開白色花,
除了生長地形與花色不同外,芒草是叢生一片,而甜根子草雖然也是一大片,但一叢叢分開生長。
古早以採礦興盛的九份、金瓜石一帶,要不是過度夜市化的九份老街帶來熱鬧人潮,
彷彿回到時光隧道的平房住家,群聚在山坡間的平地,
從台北出發時,明明是雲少大太陽的天氣,到了東北角就呈現陰天,
朦朧的空氣,淺灰的天空,加上這一路到處都有的白芒草,
真讓人懷疑電影「悲情城市」中那股陰沉的灰藍色,是抽色還是這地方的自然色。
明明是開心的每月賞花行,卻莫名奇妙地把自己的情緒搞得很低落,果然一個人還是要避免攝取太多負面能量。
但是一個人到處走也有個優點,沒有目的地到處亂晃, 偶然發現一個居高臨下賞芒兼看陰陽海的點。
雖然只是台北縣的瑞芳,但選擇開車而不是搭大眾交通工具,因為雖然是冬天也很想看看台二線的海。 國道二號北向下八堵交流道往瑞芳方向,2丁或62快速道路東向,一直到瑞濱連上台2線繼續東行, 過濂洞看見陰陽海與十三層就可以準備右轉洞頂路,洞頂路直行會接金水公路,然後沿路會有各景點路標, 這裡的山路又多又蜿蜒,但路勢安全,如果目的是賞芒,只要不是朝著九份老街的路走就可以,會塞車。